你的位置: 半岛 > 音乐知识 > 钢琴技巧

学习弹琴方法有哪些?

2025-04-30 15:59:11

  学习弹琴方法有哪些?先是单手练习,右手对应弹哪几个键,分别按多久时间(节拍),用哪几个手指会比较方便,比较快,自己稍微琢磨一下就行。

  然后,就练习两手同时弹。这也简单,记住,世界上没有难的事情,只要你把它简单化。两手一起弹,你只需要记住,五线镨上下两行(对应着右,左手两行)的各个音的对应关系就好了。例如,右手弹“1”音的时候,左手同时要弹“5”音,右手的“1”音按着别动,左手接着弹“2”音,右手弹“6”音,左手同时弹“3”音,然后,反复练习这几个小节。两手反复弹便成功了。

  把这首曲子的各个版本(钢琴独奏版,吉它独奏版,演唱组合版,女高音版。。。)从网上,下载到MP3上,没事的时候,就听听,只听这一曲。反复听仔细体会与自己弹奏的区别。反复联系。

  先学识谱,或者一边弹一边识谱也行,如果可以的话,学习一下音乐的基础知识,节奏啊、谱调啊什么的(一点也不难,我之前参加一个管乐队,老师用大概一节课就把所有常用的基础知识都讲明白了,学员中也不乏完全不识谱的人)

  特点:启蒙教材,适合幼儿学琴(比如曾经的楼主),进度较慢而轻松。因为近年来中国学琴呈低龄化,所以小汤渐渐取代拜厄成为入门的第一本书了,成年人可跳过。

  特点:真正的零基础,不仅教识谱,还教一些音乐基础知识,乃入门必备。幼儿的线差不多就可以开始拜厄了。

  缺点是枯燥,不太好听,优点是层次分明,对于成年人来说哪怕只是通读一遍,通弹一边都会有很大的收获,所以即便觉得枯燥,也请耐着性下去,绝对可以花费最少的时间取得最大的进步!

  特点:同是真正的零基础,同样教音乐基础知识,一般与拜厄同时开始练习。与拜厄不同的是每个知识点后配的都是好听的小型乐曲,相比较拜厄来说更适合少儿或者循序渐进者,花费的时间要多些。成年人可以随意挑几首弹弹,愉悦一下心情。

  网上有人比喻:“就像小孩儿小的时候是喝奶,长大些后是吃些柔和的主食和蔬菜,小汤就像喝奶,拜厄是主食,大汤是蔬菜”,比较贴切。

  网上好像没见到有人推荐,不过我在准备考特长生的那几年找过一个很的老师,她就一直让我弹这本,确实也很有效果。

  特点:从初学者到钢琴家,只要你弹钢琴,你的钢琴生涯就离不开这本书,无论多少语言都描述不了哈农的重要性!

  对于成年人来说,并不能保证练琴的时间和频率,当你许久没有碰过琴键后,来一曲哈农,就如同疲惫的日子突然喝了脉动一样,一下子就找回了感觉!

  特点:具体的不太记得了,不过算是入门前后分水岭的作品吧,里面依然有基础的讲解,还有实用的新技巧,弹琴者必练599。

  特点:又是一个分水岭,标志性的作品,弹完849基本上就可以步入中级阶段了。顾名思义,849开始对速度有较高的要求了,另外加入了一些表情符号,练习曲就不只是简单的练习曲了,最好也能弹出些音乐性来。

  成年爱好者可以视自己的水平选择性地弹一些,尤其是自己弹的乐曲速度上有难度时可以练一练849。

  特点:就是练左手。根据木桶效应,在由初级阶段到中级阶段的过程中,左手这个短板常常是致命的,所以练左手是必需的。左撇子可以不练,其他人建议选择其中一些来练(一共有24首)。

  特点:怎么说呢,其实放到练习曲也可以,因为这就是复调乐曲的练习曲,作为开始复调乐曲的入门书籍。挺好听的,而且如果你觉得特别好听,那么恭喜你,你就是适合欣赏的人!

  特点:这是后人编排的一本书,其中部分是为自己的儿子写的,部分是的朋友写的,还有部分是从其他作品集中选出来的,算是正式接触复调乐曲了吧。

  特点:前辈为初级阶段的学琴者编好的一本集子,贝多芬啊莫扎特啊都有,(如果没记错的话是)节选的适合初学者的乐章。

  如果有老师的话老师可能会再安排你弹一些其他奏鸣曲,但如果没有老师的话,只要练上面那一本就够了。因为作为初级阶段的学琴者,根本hold不住一整首大型乐曲,而哪首大型乐曲里面的那个乐章适合弹我们自己根本就拿不准,而《小奏鸣曲》是非常经典的一个版本,足够满足大家的需要。

  特点:由浅入深,循序渐进,后期有大量世界名曲的改编版,配以文字介绍,适合儿童与通识教育。我好像只弹过2。

  特点:经典不用说了,更重要的是特别特别好听!不像肖邦等人很绚丽或者很苦大仇深的曲子,这部作品非常的轻快,私以为这种轻快空灵尽得钢琴的灵气(当然被称为钢琴诗人的肖邦可能更适合这句话,但是这个阶段的学琴者还驾驭不了肖邦,楼主能力不高,也始终驾驭不了肖邦,所以后文就不说吹捧肖邦的话了,不过肖邦的历史地位是摆在那里的,谁也撼动不了)。对于成年爱好者来说这种曲子的风格也更适合他们平时弹的曲子。

  学钢琴并不轻松,相反非常枯燥!所以首先必须要酷爱,这是先决条件!其次要反复练习,每天都要弹。

  小孩子一般都要考级,所以五线谱要学,小汤、拜尔、大汤都少不了;大人学学简谱和即兴伴奏就可以了,找一些自己熟悉的通俗歌曲弹,一来保持练琴的兴趣,二来玩玩打打之中不断提高手感和技艺。

  无论小孩还是大人,一旦对练琴产生强烈厌恶感的时候,建议你去听一场音乐会,从而重新激发对音乐的兴趣,这个方法对我很管用,大家不妨试试!

  人初生之时,在情感方面原本是寂静淡漠的,这是人的自然本性。然而在有感于外物时,就会出现情感的波动。这种波动应该有合乎常情的节度,如果不加以节制,人就会受外物的引诱,最后泯灭自然本性半岛登录入口,背逆正道,做出为非作歹的行为。所以,先人制作礼乐,就是为了让天下人有所节制。

  如哀乐,就是为节制丧痛的仪节;敲钟击鼓的音乐,是为调和民性的平安欢乐而设置的,婚礼的音乐,又是为使男女有别而设置的。

  音乐是由人的内心需求而产生的,它的功效是静态的,其目标是协同人的好恶,调和人的情性。孔子对音乐的评价有两个标准,一个是“善”,一个是“美”。而“善”又在两者之间居于主导地位,这表明了儒家的音乐是为服务的,也表明了儒家重视音乐内容与形式的统一,也就是要和谐。

  《溪山琴况》是我国历史上继《乐记》、《声无哀乐论》之后的中国又一部音乐美学论著。《乐记》是儒家音乐思想的代表,重音乐的社会作用;《声无哀乐论》是道家音乐思想的代表,注重音乐的审美特征。而作于明末清初的《溪山琴况》,则是吸收融合了儒道释三家思想,是古代音乐美学的集大成之作。

  《溪山琴况》提出了琴乐审美的二十四况,即“和、静、清、远、古、澹、恬、逸、雅、丽、亮、采、洁、润、圆、坚、宏、细、溜、健、轻、重、迟、速”。

  这24个字,不仅是对古琴审美特征的概括,而且几乎适用于所有的中国音乐。这二十四况大致可分为两类,前9况主要表示一种风格,后15况则是对琴音音质音色的特定要求。

  二十四况中,“和”最重要,《溪山琴况》开首就说琴:“其所首重者,和也。”“和”就是中和,讲节制,有分寸。这之后的“静”、“清”、“澹”等诸况都与之联系,体现了儒道释三家思想在音乐上的融合。

  另外,要学琴还要对“五音六律”、“五声”、“七音”准确把握。《孟子》曾说,“不以六律,不能正五音”。

  五音,是最古老的音阶,又名五声。东汉学者郑玄在《史记·乐书·集解》中指出:“宫、商、角、徵、羽,杂比曰音,单出曰声。”这五个字相当于今天音乐简谱中的“12356”。

  中国传统采用的音阶,就是用这5个字表示的五声音阶。在此基础上的七声音阶,是在这5个正音之外,在加2个偏音,叫做“变徵”和“变宫”。“变徵”相当于简谱中的“4”,“变宫”相当于简谱中的“7”。“变”在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中的意思是“低”。与之相对应,“清”在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中表示“高”。

  五音的说法源于五行。中国文化是一种综合性极强的文化,古人认为万事万物都有某种联系,“五音”和“五方”、“五行”等都存在对应关系。

  宫,为五音之主,五音之君,与脾对应,是由喉发出的音位。声音舒缓悠长,有柔滑之感。商,是五音中的第二位,与肺对应,是从齿发出的音位。声音短促清脆,如金属撞击。角,与肝相对,是从牙发出的音位。调长并且沉闷。徵,与心相对,从舌出音。从心而出声势雄明。羽,与肾相对,从唇发声,声音细长如水。

  以上这些都是弹琴的必要修养,因为弹琴本身就是细致微妙在刻画人们的内心感情。一个人的修养不同,弹出的琴调就不相同。

微站点
查看微站点
个人中心
人工客服
购物车
回顶部